机床产业:在挑战中收获知识产权果实
发布时间:2013/6/5 14:12:36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后,传统的机床产业究竟还能有多少创新潜能可挖,备受关注。而创新的乏力也逐步导致我国机床市场趋于饱和,一批传统优势企业纷纷退出。2008年6月《纲要》颁布实施之际、给致力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床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2008年《纲要》颁布实施前,中国机床行业的国内专利申请数量虽持续走高,但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国内专利申请数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受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增加的带动。据统计,2001年时,我国机床产业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在总申请量中所占比重为45.07%,而到了2008年前后,这个比例已接近60%。相反,机床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却在总授权量的比重中不断降低,从2001年的22.95%降至2008年前后不足1%。

  作为老牌国企,沈阳机床厂也曾无可避免地一度没落。这种困境在《纲要》颁布实施后开始逐渐好转。为推动老工业基地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提升,辽宁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沈阳东软集团、知识产权出版社等单位合作,开展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专利战略研究,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数控机床专利数据库,为辽宁省内的机床企业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创造工作提供了参考。

  此后,沈阳机床厂更名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沈阳机床集团),成立了技术管理总部,并设知识产权室专抓知识产权创造工作。该公司知识产权室主任陆鹏翔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为了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沈阳机床集团在其下设的每一个车间、每一条流水线上都培养了能够熟练运用专利数据库查新预警的人员。

  近年来,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该集团每年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达20余件,专利创造所产生的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其中,“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等一批高档数控机床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累计获得57件国内外专利权。

  沈阳机床集团的发展并非个案,在近年来国外机床企业在华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我国的机床产业在《纲要》的指导下逐步完善企业的知识产权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机制,尤其是提升了在高档数控机床、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在挑战中收获了知识产权果实。(记者  崔静思)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