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为海归人才创业创新铺就通途
发布时间:2017/2/17 9:49:20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优惠政策享受难、开户融资难、知识产权转化难等问题,曾经是多数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据相关媒体报道,去年6月,一份集中反映上述问题的材料放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案头。对此,总理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合力研究解决难题。半年多来,国务院相关部委积极行动、“清障搭台”,一系列措施带来了明显的效应,已惠及超过200万留学归国人员。特别是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海归人员携带知识产权创业,打通了海归人才创业创新的广阔通道。

  专利为创业铺路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人员中有221.86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79.87%,且呈现加速回流态势。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留学回国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的创业引领带动作用,继续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境外高端创业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经济的蓬勃发展,让中国成为吸引海归人才创业创新的沃土。从2008年起,我国就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千人计划”,旨在引进并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型学科的“大咖”来华创业创新。当前,我国正迎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归潮,越来越多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归人才在国内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特需资源。

  作为一名海归创业者,王晓鹏时常感叹自己很幸运,赶上了大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1981年出生的他创办了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攻破了传统虹膜识别技术和设备难题,公司拥有虹膜识别核心技术及国内外专利60余件。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王晓鹏深知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建造技术壁垒,形成专利池,为面向全球提供专业化虹膜识别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在广东珠海,新修订出台的留学人员创业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打破持有重要发明专利的留学人员的条件限制,大幅提高创业初期费用补贴标准和贷款贴息标准。“这项改革措施体现了珠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魄力,有利于提升人才的广度和厚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楚表示。

  有关专家表示,吸引大量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积极回国创业创新,是我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为此,各地政府近年来纷纷拿出政策“大礼包”,进一步做好引智、引资工作,为大力引进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鼓励留学回国人员以自有的专利、专有技术或其他知识产权、资金等形式在各类企业入股,或进行创新成果转让。

  改革驱动创新潮

  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是许多归国创业人员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清华大学一位留学归国老师在总理批示的材料中表示,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但高校教师的科技成果属于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时的“估值”让合作双方都充满顾虑。

  为破解这些难点问题,相关部委以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改革为突破口,完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搭建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平台,多渠道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加速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财政部、税务总局在2016年9月出台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延长纳税期限,切实减轻技术入股税收负担。“这些举措反映出政府在减少行政干预、下放自主权上一以贯之的决心,有利于打通人才、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将更有效地调动科研单位和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赵永乐说。

  为确保发明人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充分激发广大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力,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加快完善职务发明法律制度,调动发明人和所在单位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是打通创新链条的关键所在。”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许春明表示,应进一步细化职务发明制度,营造留学回国创业创新者安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环境。

  针对许多创业人员“呼声很高”的融资难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有关部门积极联动,降低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门槛、提高融资额度、延长融资期限,推动各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对接。2016年,我国专利质押融资额达436亿元,对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创新成果运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人才是财富和价值的直接创造者,应当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财富的创造者成为财富的拥有者。”有关专家建议,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让“海归”人才切实感受到知识创造的价值。(本报记者  王 宇)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