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端午佳节话非遗保护
发布时间:2017/5/27 18:01:19来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编者按:端午节是一个意蕴独特的节日,既有热烈奔放的一面,也有凝重端庄的一面。这一节日意蕴丰满,价值、影响不可低估。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全民共庆;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而现在我们在过节的时候,更多的是沉浸于放假的喜悦之中,却忽略了节日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同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也应该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将我们的民俗传承下去。佳节将至,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特别策划,话端午节非遗保护。

                                        

  端午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文化资源的创新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由内价值和外价值(外在表现形式)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对它们的保护必须二者兼顾,外价值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衍生出更多的能够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实用形态(包括产品、服务、旅游、教育),而外价值无论如何变换形态、甚至移形换影,其核心精髓都要指向内价值,完全离开内价值的外价值不会有长期的生存活力。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指出,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主要方式。……生产性保护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生产过程得到活态保护和发展。它在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的核心技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传承,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可持续传承的动力,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鉴于此,端午节的保护可以思考以下几种途径:1。生产性保护,做好端午节民俗新产品的系列开发。首先从养生之道出发,从端午节民俗植物人手,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开发端午节饮料系列:端午酒、端午茶。如制作蒲酒、雄黄酒,和各种花茶。2。假日保护,鼓励民众参与和操作。端午节是我国法定的节日,要充分掌握这一优势,开展端午新产品的介绍和文化宣传活动。保护民众文化生产、文化接受和文化享用的基本权利是保护非遗的实质,离开民众的参与和推动,非遗的保护将如同无水之舟。端午节是一宗大型的民俗活动,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实地操作、现场表演、学习、模仿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性民俗食物,相关单位和部门可以组织包粽子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城乡居民通过端午节现场的民俗活动表演可以了解端午文化,传承端午文化。端午节的配饰品香包,刺绣工艺精湛,也可以组织一些代表性的传承人进行现场“收徒授艺”活动,1:3传身授,展示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在继承基础上创新是民间文化传承和延续的基本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忽略这一规律性的认识。保护内价值就是保护了民俗文化事项的实质,这是非遗保护的根本;外价值适应社会变迁和现实生活而不断更新是非遗保护的必经之路,任何僵化教条的文化都注定避免不了博物馆的命运。文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根据它们的不同种类和属性,设计不同的思路、步骤和措施,不能一概而论,千篇一律。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端午节应该走“以保护内价值为根本”、“以文化自信为前提”、“保护与创新并举”的路子。

  各地立法保护传统文化

  对于立法者来说,也早就意识到了端午节等传统文化保护问题。自2000年5月《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公布开始,到201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涉及端午节等传统文化保护的非遗立法在我国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此后,各地也进行了相关立法。

  据了解,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共颁布72部涉及端午等传统文化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共制定了20部相关地方性法规,立法数量居全国之首。

  截至目前,在尚未出台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规的省市中,2017年2月14日,北京市地方性法规五年立法工作规划实施工作会议上指出,五年内完成制定或修订的法规共28项,其中包括《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于2017年5月23日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进行第二次审议;《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17年3月24日经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已通过省人大第二次审议,预计在2017年内正式颁布实施。

  经梳理传统文化保护地方立法发现,除了涉及端午习俗等传统文化,一些地方还根据当地的传统特色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省级以下地方性法规,有针对民族自治地区开展整体性保护的条例,例如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也有针对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文化的保护条例,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江苏省《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甘肃省《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保护传承条例》等。同时还有大量与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配套的地方法规以及针对地方某一非遗项目的保护而特别制定的法规,如安徽省的《淮南市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条例》、云南省《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等。

  据了解,最早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是许多后来地方立法的参照,此后于2013年6月1日实施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更是将传统文化的保护贯彻始终,其中规定实施旅游业收入反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对无法履行保护职责的项目保护责任单位进行重新认定,为丧失传承能力的代表性传承人继续保留待遇等。

  2014年6月1日实施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则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传承着力于体系建设,并明确相关责任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同年实施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对于端午节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则更加直接,其中规定,凡是符合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等条件,均可由所在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本级政府批准,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

  在2015年2月1日起施行《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更加细化,规定“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将传统文化更加明确于非遗保护的重要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文臻向记者介绍说,2011年以来,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文化或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以来,全国各个县区反应很快,调查了解,摸清家底,积极申报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看出速度快、成效大。(文章摘编于刘秋芝的《端午节民俗文化的内价值》和赵丽的《端午节逐渐“瘦身”为粽子节 传统文化应如何传承?》)

  今年端午我们这么过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新华社发(刘念海 摄)

 

                                                                                                                                                          新华社发(高启民 摄)

 

                                                                                                                                                          新华社发(丁根厚 摄)

 

                                                                                                                                                          新华社发(丁根厚 摄)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