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行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模式?
发布时间:2017/7/24 10:14:39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互联网正或快或慢、或深或浅地改变着各个行业。2015年,专利代理行业亦被互联网大潮所推动,行业当中不乏思想前位者积极选择拥抱“互联网+”。他们以新锐的标签、光鲜的“互联网+”面孔,傲视传统代理模式,在重金投入的网络宣传下,似乎只有采用“互联网+知识产权”,专利代理行业才能生存。

  然而,两年后,除了风向标的投资业日趋关注线下实业,“互联网+”各类应用自身也在顺应需求快速迭代变化。专利代理行业“互联网+知识产权”新锐们也少了2015年的喧嚣,开始踏实谋划运营、发展。无论是新模式还是旧模式,各自发展,套路依旧。那么,专利代理行业是否需要“互联网+”?专利代理行业到底有无适于“互联网+”的特质?

  任何基本规律必有其普遍适用性。“互联网+”的商品或服务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的商品或服务才能利用平台to C或者to B,因为人们只需要所见即所得地去选购,就完成交易了。但服务是面向人的,人本身不会被虚拟环境完全替代。无论是马云的无人售货超市,还是雷军的线下小米之家,都说明一个问题: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接触的经济价值,是线上无法替代而需要线下完成的,个性化的、增值的专业服务就更需要线下链条完成,这是此类服务固有属性所决定的。专利代理行业中,哪些服务或者服务环节是非标准化的,或者即使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不可能标准化?哪些服务是可以适用“互联网+”的?

  先看专利代理行业核心业务即专利申请业务是否适于“互联网+”。以该业务最内核的任务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为例,该服务是面向创新人群的,服务的素材是创新、是非标准化的材料,服务的结果也是非标准化的产权。具体而言,负责任地完成一件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撰写,需要专业对口、训练有素的代理人与发明人,或是线下面对面或是利用线上工具人到人地进行反复深度交流:研究其核心、拓展其外延、设计其策略、撰写其文件、争取其权利,这样的服务不可能作为互联网商品简单地通过标准化交易完成。

  当然,如果把专利代理核心业务作为不追究专利质量的工作,而是无须钻研、无须交流,只是停留在简单整理交底资料的格式、编写表格、流程监控、文件交接,那么这样的服务产品缺少非标准属性,当然应该是互联网化的低价产品了。但此做法对于创新成果是不尊重的,无法满足其法律保护需求,也脱离了专利代理核心业务执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低价,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除核心业务外,专利代理行业还存在一些专业标准化服务,这些可作为标准化服务商品,用“互联网+”进行优化。比如,目标技术/目标企业专利信息态势订购、数据统计分析、定期更新等。将这些服务标准化分解后,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线向C端或者B端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相对固化的服务。

  其次,“互联网+”可以提高所有参与方数据利用能力,构建多方互利生态等。比如,淘宝平台除完成商品交易外,还对于用户、店家以及商品等做多方的信息化提升、大数据挖掘,构建极具价值的信用体系。专利代理行业未来也可在通过“互联网+”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同时,提升客户端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客户数据挖掘。

  再者,互联网具有信息的汇聚和传递、数据的整合与挖掘等多种功能和可用工具,这些功能和工具业已为很多行业广泛使用。代理行业中只有个别机构利用互联网传播渠道和工具做市场拓展,究其原因,是由于受制于经营规模、专业人员、资金投入等,大部分专利代理机构互联网化、信息化程度有限。

  综上,对于服务于新技术的专利代理行业,应适时提高“互联网+”利用程度,掌握互联网思维特点,专注核心业务的专业化程度,跟上走在技术创新前沿的客户脚步,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主体,打造升级版的专利代理服务。(鹿毅忠 刘 芳)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