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发布时间:2017/8/15 10:23:33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访北京山天大蓄知识产权代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秋龙

  7月26日,张秋龙一袭白衣出现在北京金融街,一条红色围巾煞是惹眼。这一天,对他而言,是个大日子--他一手创办的北京山天大蓄知识产权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天大蓄)正式在“新三板”挂牌,这是知识产权服务领域里第二家上市的代理公司。

  “在‘新三板’的成功挂牌,是山天大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牌。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专注于商标品牌许可业务的线上平台,努力成为国内领先的‘线上线下知识产权全产业链服务商’。”张秋龙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这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发展契机,进行知识产权全产业链整合并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将是山天大蓄今后努力的方向。

  寻找实现自我价值平台

  张秋龙经常和朋友谈起,母校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一直激励着他前行。上世纪80年代末,初出校门的张秋龙在机关单位工作了几年之后,毅然放弃了“铁饭碗”,下海从商,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下海’的第一个十年,我一直在做外贸生意,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知识产权,这一做就是十多年。”张秋龙告诉记者,2001年,他创办了福建天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下称福建天驰),2004年创办了北京中美天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中美天鹭),2008年开设了北京市天理律师事务所。2010年开始,他将原福建天驰、北京中美天鹭、厦门天骋商标代理有限公司等多家隶属旗下的公司进行整合,成立了山天大蓄。“‘山天大蓄’得名于《易经》第二十六卦,取‘人和’之相,喻意‘稳健经营,厚积薄发,阵势得开’。‘诚信、专业、担当’是山天大蓄的企业精神,对客户、员工和社会诚信而有担当,并以专业的服务态度和精湛的业务技能赢得客户的认可。”

  在张秋龙看来,山天大蓄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为客户赢得利益,更是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截至目前,山天大蓄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子公司或办事处,业务范围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合作机构90余家,拥有专职律师与代理人100余人。

  随着事业的发展,张秋龙也在不断充实自己。1996年,他赴澳大利亚留学,取得国际商务硕士学位;2006年,他赴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攻读法律硕士,后赴日本大阪进修中日知识产权法律对比,并选择北京大学资本市场高级研修班继续进修。张秋龙的同事告诉记者:“他求知若渴,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热情并不断吸收新知识,在知识产权法律研究与代理实务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他非常勤奋,现身居公司高位,出差见客户的日程也安排得毫无空隙。他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让人敬佩不已。”

  创新体系引领行业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张秋龙不断摸索总结,创新知识产权行业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出“三多战略”的商标保护方案。为避免企业在经营中因商标纠纷阻碍发展,张秋龙带领团队秉承“想客户所想、见客户所未见”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主商标、防御商标、联合商标、组合商标、国际商标等全方位的商标保护方案。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张秋龙总结了近百件驰名商标成功获得保护案例,编著了供同行业学习、借鉴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实务》一书。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逐年攀升,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催生了围绕知识产权形成的全产业链业务的风生水起。有数据显示,围绕知识产权权利人形成的产业链,每年市场空间可达万亿元级别:确权环节中,知识产权代理的市场规模约为366亿元;用权环节中,三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932亿元和9836亿元;维权环节中,知识产权涉案金额为177亿元。山天大蓄正是看到了这一契机,作出了致力于打造知识产权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平台的决定。

  “知识产权经济‘二元化’,即知识产权‘资本化’和‘证券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张秋龙认为,落实知识产权的“二元化”,有利于推动知识产权价值的实现,助力微观经济的发展,鼓励企业优化知识产权配置并参与国家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推动经济的全球一体化。

  近年来,张秋龙带领着团队专注于借助互联网改造行业商业模式,未来或将实现业务全线上处理,并将线下的数据回归线上。“线上平台化的服务可以帮助我们将资产变‘轻’,专注核心竞争力,同时接触和服务更多的用户。所有自营业务全线上处理,线下信息回到线上,实现业务互联网化。”张秋龙表示,知识产权服务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互联网代理机构几乎全面超越传统代理事务所,在业绩增长迅速的同时,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为此,山天大蓄整合线上线下数据并形成全产业链服务,可谓顺势而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标方面,山天大蓄将打造专注于商标品牌许可的线上平台“淘智慧”,以期为客户带来更便捷化的服务。

  “可以说,山天大蓄是在利用市场、专业、互联网、资本、品牌、平台优势,创新知识产权商业化成功模式,促进知识产权商业化,让知识产权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经济转型和产业优化。”张秋龙如是说。

  编辑手记

  十余年来,张秋龙深耕知识产权领域,不断摸索前行,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行业服务体系,带领团队一步一步打造线上线下知识产权全产业链服务提供商。作为一名知识产权人,张秋龙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姿态,求知若渴、不断求索,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用专业的服务态度和精湛的业务技能,赢得了客户认可,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本报记者 李 群)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