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科技成果“富矿” 彰显知识产权价值
发布时间:2017/8/25 15:15:19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比山水资源更丰富的是智力资源。日前,拥有得天独厚科教资源优势的湖北省武汉市在全国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院士专家顾问团,力争5年内在武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占比达80%。

  “这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对于打造武汉创新发展新引擎、提升武汉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改革意义。”8月14日,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大会召开,在谈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初衷时,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说。

  释放创新活力

  20多年前,一种先进的胃药冲剂在武汉研制成功,但本地某制药厂在购买该专利时错失良机,最终被珠海一家制药厂获得。此后这款胃药成为这家药厂的拳头产品,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10余年前,武汉纺织大学牵头研发了“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但最终在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转化,俗称为“如意纺”的纺纱技术很快成为企业业绩的主要驱动。

  “一方面是高校科技成果‘高大上’,能够转化的不多,另一方面是本地转化率不高。”在谈及武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时,武汉大学教授邹薇十分感慨,由于供给双方信息不对称,很多科技成果留在实验室无法实现就地转化。

  作为科教大市,武汉现有89所高校,其中“985”高校2所,“211”高校7所,还有科研院所95家,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居全国前列。仅去年,在汉高校登记技术合同就达9294项,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5.5%,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

  但长期以来,众多大学科研成果却“锁在深闺”,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只有20%的科研成果在武汉和湖北省落地。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家到武汉寻找投资机会,却苦于“有钱没有好项目”。“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就是要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突破口,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供给、渠道打通、企业承接、资金支持等关键问题,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切实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服务枢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服务枢纽,促进科技与资本、企业精准对接,把在汉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这个‘富矿’充分挖掘出来,促进就地产业化,形成源源不断的现实生产力。”陈一新介绍。

  “服务武汉发展是武汉大学应有的时代担当。”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表示,武汉大学将全力支持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局工作,积极响应武汉科技成果转化需求,争取每季度向科技成果转化局提供一份最新科技成果报告;推动高端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打牢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大力加强产学研协同,为将武汉打造成为活力涌动的创新之城贡献应有的力量。

  打通关键环节

  “成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局,旨在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形成产学研协同互动机制,构建良好的产业创新体系,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武汉赶超发展的第一动力。”陈一新介绍,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实行“虚拟机构、实体运作”,挂靠武汉市科技局,不新增人员编制,工作人员从市科技局现有职能处室及局属事业单位中调整,专门承担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统筹协调、服务对接和督促落实工作。其中,作为核心处室的知识产权部将发挥关键作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引领支撑及全方位服务保障。

  “武汉市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既是落实中央科技创新新思想新要求的具体行动,又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还是武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武汉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的创新实践。”陈一新表示。其中“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具有关键性作用,无论是吸引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校友、海归留汉回汉来汉,还是鼓励20多万现有教学科研人员投身创新创业;无论是集聚产业核心龙头项目,还是孵化培育“四新”经济,关键取决于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和转化。

  大力营造尊重创新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让科技成果转化在武汉蔚然成风。陈一新寄望,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要充分发挥新机构、新机制、新职能效用,着重在搭平台、抓对接、促转化上下功夫见实效。未来,武汉将构建市场化、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网络,策划举办中国(武汉)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建设一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承接平台,营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优政务环境,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合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柳 鹏)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