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非遗传承 让传统文化更鲜活
发布时间:2017/11/22 10:33:16来源:铜陵日报分享到

  一张木桌、一堆工具、一整天的时光,是大通古镇手艺人夏大明的日常。11月14日上午,在位于澜溪老街中段的夏洪兴老秤行里,店主夏大明正坐在木桌旁,心无旁骛、屏气凝神地制作秤杆。

  夏大明祖籍湖北孝感,早年跟随祖辈来到大通安家落户。20岁跟父亲学做秤,一晃已年近花甲。“做秤技术是口口相传下来的,这不只是手艺活,更是良心活。既要手艺细腻精致,更要心态安静平和。”夏大明告诉记者,一杆秤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有十余道工序。每一道程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作为老秤行的第五代传人,夏大明的制秤技术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电子秤的逐渐普及,杆秤的市场日益萎缩,一直靠手艺活赚钱的夏大明一家经济条件逐步捉襟见肘。但夏大明说,比起生计,如何将手艺传承下去,更让他夜不能寐。“令人欣慰的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给我们这些传统手艺人带来了希望。”

  近年来,在大通古镇焕然重生的过程中,郊区政府把传统手工业作为增强古镇吸引力和知名度的文化符号,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保护。今年6月,由郊区文体局、市大通风景区管委会联合出品的我市首部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拾遗》制作完成并播出,集中展示了大通木杆秤制作技艺、铜陵白姜制作技艺、鹊江龙舟赛等8项非遗项目。除此之外,郊区还在辖区中小学开展经常性非遗培训、展演和传习活动。“十九大报告为郊区大力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郊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琼表示,下一步,郊区将重点建设具有地域特色、活力迸发的文化强区,加强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规划建设非遗展示基地和改建非遗展示街,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重打锣鼓啰重开台哟,我出牛歌喂你来和哟。弹指五年间,变化大哟哦……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哟……”近日,义安区老洲乡把在当地传唱的省级非遗文化遗产《铜陵牛歌》进行改编,其中融入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各项突出成就和十九大精神,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共鸣。《铜陵牛歌》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珍贵民间音乐,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从市文化馆获悉,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不断深挖掘、找亮点,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体系。铜陵牛歌、铜陵竹马灯、铜陵白姜制作技艺、传统失蜡法铸铜技艺、铜陵凤丹制作技艺、陆家湾老龙灯会、鹊江龙舟赛等先后入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枞阳民歌》、传统曲艺《枞阳大鼓书》、盛瑶龙灯、大士阁香会等项目先后入列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记者 陈淑静)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