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周期解“快”维权之需
发布时间:2018/4/10 11:13:47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专利复审案件的平均结案周期从2014年的14.6个月下降到目前的9.9个月,专利无效宣告案件的平均结案周期从2014年的7.2个月下降到目前的5.2个月。在专利复审、无效宣告案件数量连续多年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结案周期还能保持在合理区间并逐年缩短,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短周期案件管理试点工作,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下称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质增效、有效控制审查周期的重要抓手。“从2015年开始实施短周期的管理机制试点,到不断完善短周期管理模式,再到稳步扩大短周期试点规模,使专利确权周期不断缩短,有效解决了专利维权周期长的问题,专利复审、无效宣告审查工作的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专利复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葛树向本报记者表示。

  把握原则 有的放矢

  短周期案件管理试点工作始于2015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无效宣告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促进周期的进一步缩短。专利复审委员会从案件确认、合议组构成及工作流程优化、分段周期管理以及加强全流程记录等4个方面组织实施了无效宣告案件短周期管理试点。

  试点工作中,在案件确认方面,专利复审委员会选取一些案情紧迫且程序上允许加快节奏的案件,如同一专利权存在多个无效宣告请求的案件、案情相对简单的案件、在法院或地方知识产权局存在侵权纠纷的案件、存在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或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等,纳入短周期管理模式。

  在合议组构成及工作流程优化方面,由审查经验丰富、审查质量优异的审查员担任短周期案件合议组成员,同时优化合议组的工作流程:一是强化口头审理前的工作,要求主审员在口头审理之前充分合议,完成基本事实认定、证据梳理、口头审理调查重点的确定,为口头审理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二是口头审理后,审查决定的形成由传阅修改的方式改为合议组当面集体讨论确定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审查决定作出的时间。

  在分段周期管理方面,从案件形式审理、口头审理安排到审查决定作出,对审查周期进行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尤其是限定了口头审理到作出审查决定的时间。此外,加强案件审理的记录,保证案件全程留痕。

  “据统计,2015年,短周期第一批试点在专利复审委员会5个业务处室内试行,同时期纳入短周期管理模式的案件平均结案周期比全部案件平均结案周期降低了2.3个月。”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业务协调处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

  推广做法 成效显著

  好的做法当然要推广。2016年4月,短周期第二批试点扩展到专利复审委员会所有业务申诉处室,覆盖了所有技术领域,在原来5个处室的基础上增加了10个处室,参与人员达到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员的一半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短周期管理模式对于缩短无效宣告案件审查周期成效最为显著。2016年1月至11月,专利复审委员会采取短周期管理的无效宣告案件为1733件,占同期无效宣告案件总量的57%。“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口头审理后至审查决定发文阶段的分段周期显著缩短,带动了无效宣告案件结案周期的缩短。”审查业务协调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不断摸索短周期管理机制适用于不同技术领域审查工作的基础上,专利复审委员会进一步总结经验,编纂了《短周期管理程序及质量保障手册》。2017年,专利复审委员会进一步扩大了短周期试点的范围,委内所有处室均参与到短周期试点工作中,参与短周期试点的人员比例达到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员的80%以上。2018年,专利复审委员会将以进一步明晰合议组职责和科学优化流程为着力点,全线铺开短周期管理模式,规范口头审理的庭审过程,重视口头审理在无效宣告程序中对审查节奏的影响,避免程序性的周期延长,重点关注口头审理到作出审查决定之间的周期控制;通过分类、分段的精细化管理来提高效率。

  总结经验 高效服务

  专利复审委员会外观设计申诉一处是第一批参与短周期试点的审查处室,当时,外观设计专利的无效宣告案件数量较多,约占专利无效宣告案件总量的1/3左右,而外观设计专利案件对缩短专利维权周期的诉求通常较为强烈。

  “为了加强对审查周期的控制和管理,在短周期试点工作中,外观设计申诉一处根据人员情况,确立了‘解决积压、严控审限、良性循环’的目标,紧紧抓住3个关键节点,即分案环节、口审环节、质检报批环节,在分案过程中尤其注意繁简分流和批量案件的集中处理等。”外观设计申诉一处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

  不仅如此,外观设计申诉一处还着眼长远,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在审查周期的管理中,我们积极思考如何优化审查运行机制,让合议组组长参与审查周期管理。具体而言,处室灵活安排口头审理时间,做好口头审理前准备工作,尝试采取远程审理、集中审理、审查决定结论当庭宣布等模式,缩短案件讨论、质检、审批等环节的时间。”外观设计申诉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外观设计申诉一处还十分重视日常经验交流,审查员之间共享周期控制经验,并将周期控制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通过调动各处室的积极性,摸索适合本领域的短周期审查模式。在各处室群策群力之下,专利复审委员会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短周期案件管理体系,优化了审查流程,大幅降低了专利复审、无效宣告案件审查周期。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利代理人,金杜律师事务所专利部负责人、合伙人王茂华向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明显感觉到专利无效宣告案件的审查周期在缩短,审查效率越来越高,这对于推进后续专利诉讼等程序的进程有很大的帮助。专利复审委员会探索短周期项目,无论是对无效请求人一方,还是专利权人一方,都是很有价值的,有助于尽快启动后续程序。”

  “短周期案件管理试点工作是专利复审委员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有益尝试。同时,短周期案件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机制,也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和支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今后,专利复审委员会将进一步推广无效宣告审查短周期管理工作,持续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率、增强服务开展工作,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提供有力支撑。”葛树表示。(记者 陈 婕)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