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凝聚更多专业人才
发布时间:2021/9/3 15:56:09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在北京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和运营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在有了职业晋升渠道。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北京市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评价试行办法》(下称《办法》),增设知识产权专业职称。凡是在北京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从事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等)服务工作和运营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将纳入评价范围。9月1日起,北京市启动首次知识产权专业高级职称申报工作。

  政策落地 指明方向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各梯次知识产权人才的职业发展需要,北京市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设置初、中、副高、正高四个等级,名称分别为:助理知识产权师、知识产权师、高级知识产权师和正高级知识产权师。申报人通过考试、评审,取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助理知识产权师、知识产权师资格证书,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颁发的高级知识产权师、正高级知识产权师职称证书。用人单位根据需要,自主、择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评审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办法》按知识产权服务和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两类分别评价。除国家规定的职称基本条件外,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别制定了两类人员评价的业绩条件。

  《办法》对上述两类申报者提出具体要求。其中,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申报人,应长期从事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帮助创新主体有效获权、确权、用权,得到服务对象充分肯定;或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有效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或长期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知识产权分析报告,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从事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申报人,应制定单位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管理制度、运行规范或地方的政策规章、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等;或参与单位创新全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订知识产权申请策略,进行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布局;或建立单位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并有效运行;或完成本单位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投融资等业务,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办法》允许申报人员自主选择代表作参加职称评审。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将打破职称评价“唯论文”的固有模式,申报人可自主选择研究报告、项目报告、行业标准、发展规划、教材手册、论文专著等代表作成果,参加职称评审。

  同时,北京市为业绩突出的人才制定了破格申报条件,比如主持完成的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研究项目、研究报告等,被省部级及以上主管部门采纳并实施;或作为主要负责人运营管理或服务的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银奖及以上、北京发明专利一等奖及以上、中国外观设计银奖及以上等。申报人只要满足破格条件之一,就可以不受学历、资历、次级职称等限制,直接申报高级知识产权师职称评审。

  回应现实 意义重大

  近年来,北京市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评定工作平稳开展,备受关注。2017年,北京市率先研究起草并下发了《关于深化北京市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迎来职称制度的重大变革。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职称评价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指导激励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规划发展,2017年试点开展了北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利代理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工作。

  2019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全面推开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提出知识产权专业的职称名称直接以专业命名。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北京对从事知识产权规划布局、代理服务、确权维权等工作的专业人员需求大幅增长。这些专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但由于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没有合适的职称晋升渠道,缺乏规范的行业资格评定标准,影响到人才的职业发展。北京市增设知识产权专业职称,对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北京吸引凝聚更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了解,《办法》的印发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化从业人才对北京市知识产权专业职称申报有很大期待。“专业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增设知识产权专业职称体现了社会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认可,可以充分调动相关从业人员积极性,为知识产权从业者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目标和方向,有利于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北京腾宇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刘丽告诉记者,事务所现共有知识产权律师、知识产权代理师等40余名,“目前,我们正在统计事务所内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相关情况,安排有资质的从业人员参加知识产权专业职称培训,鼓励他们申报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评测。”

  有关专家表示,北京此次落地实施知识产权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对拓展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知识产权人才评价制度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促进知识产权人才职业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报实习记者 苏悦)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