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谭文英:专利评估靠前一步 成果转化“落地生根”

  • 发布时间:2024/3/12 16:32:41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   谭文英

      专利评估靠前一步 成果转化“落地生根”

      

      目前我国已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2.5%。如何让创新成果最大程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课题。

      “专利转化是让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技术落地的一条关键路径。想让专利‘转得稳’‘转得准’‘转得好’,源头要对专利的产业化前景和市场预期有准数。”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谭文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以全面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交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来破题。

      谭文英认为,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全面建立提交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既是严格把控专利质量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促进专利申请与市场需求“实联”的有效举措,同时是做优专利增量的重要保证。

      2020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快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不少高校纷纷跟进。“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提交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整体还处于摸索和起步期,仍存在制度约束力不够强、评估标准有待规范、评估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谭文英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列出一组数据:2023年南昌大学上线专利申请审核系统,受理申请审核1320件,未通过138件,占比为10.5%;2016年至2020年,国外某发达国家高校每年仅有约45%的发明获准申请临时专利,超一半申请被否决。

      谭文英认为,大力推广提交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首先要继续夯实制度基础,充分展示产业化政策导向。她提出,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全面推广实施提交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的政策文件,建立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评估逻辑,推动从在项目结题、职称评定、人才评价等目的性下申请专利,根本性转变为从产业应用和市场竞争需求出发申请专利。同时,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健全职务发明披露制度,将职务发明披露与提交专利申请前评估相贯通,在申请源头上审核确认知识产权权属,为后续顺畅转化提供保障。

      “专利价值实现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活动,提交专利申请前评估也不能‘闭门造车’,精准的评估结果有赖于市场信息的充分交叉互换。”谭文英表示,要加大提交专利申请前评估的资源投入,建立覆盖技术、商业、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复合型评估团队,同时充分调动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专利服务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评估。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建立起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以合理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保障专业团队运转,并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基金,加强有关工作的资金保障。(李杨芳)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