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出新 开发出彩

  • 发布时间:2024/3/26 20:20:05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分享到


  •   时代在发展,农村在变化,如何创作出贴合新时代农村题材的文学精品,引发业界关注。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在京召开“推动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与会作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建言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新路径。与此同时,农村题材文学精品的版权开发也备受社会关注。

      “作家要主动投身农村现代化实践,探索文学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彰显新时代文学的历史主动性。作家要真正写好新时代的农村与农民,不能只在‘纸面’上下功夫,还必须走到‘地面’上来,要真正深入人民生活、参与历史实践。”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会上表示。

      贴近现实创作

      农村题材一直是我国作家创作表现最为活跃、最为优异的领域之一,涌现出了赵树理、周立波、柳青等知名作家。新时代,我国农村已经发生了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巨大改变,这是新时代文学在书写农村题材时面对的全新的也是根本性的时代语境。在此情况下,文学写作要跟得上这种变化。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看来,以向老一辈作家学习和借鉴的虚心态度,像他们那样把“深入人民、扎根生活”作为必修课,甚至当成日常化,与现实生活保持一种更内在、更紧密的联系,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库存,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作家才有可能写出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具有这个时代鲜明特征的优秀作品,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

      乔叶是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去年,她创作的《宝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她看来,书写乡村不能仅限于乡村的此时此地,而需要在个体与整体、历史和现实、地缘和血缘、我国与世界等多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观照和把握。这就意味着作家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域宽度、认知高度和思考深度,需要作家有能力参与到宏阔的历史进程中,以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富有价值的建设性图景。

      新时代的农村题材创作,还有进一步生长的空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执行主编崔庆蕾表示,一是要以更多内在视角来展现乡村的独特经验,更深入地挖掘并呈现乡村的内在体系及其变化。这也要求广大作家要重视对最新的乡村经验的获得,要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融入鲜活的农村生活,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加有效的乡村书写。二是要注重对于人的书写尤其“新人”形象的塑造。要真正贴近和理解乡村世界中的人,写出他们的精神景观和复杂纹理,塑造出与时代血脉相连、互为镜像的“新人”。

      推动版权开发

      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繁荣的同时,作品版权开发也呈现欣欣向荣之态。

      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山大地》为例,该作品为著名作家杨志军现实主义长篇新作,作者深情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书写青藏高原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天路的故事。目前《雪山大地》有声书已开发,线上播放量超400万,《雪山大地》电子书也受到读者追捧,影视剧正在开发中。再比如关仁山的《白洋淀上》,作品以2017年至2022年白洋淀新区成立和乡村振兴为大背景,以白洋淀渔民王永泰和他三个儿子王决心、杨义成和王德为核心展开的命运故事。作品重点描绘了王决心从一个打鱼人成长为工匠,妻子乔麦从养鸭女成长为乡村新人的历程。目前该作品的影视剧开发正在进行中。

      这样实现多元开发的作品还有很多。其实,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文学作品的版权开发。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在湖南省益阳市清溪村启动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旨在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天翻地覆的史诗性变革,多角度展现乡村时代变迁,生动讲述感天动地的山乡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典型,为人民捧出带着晶莹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新时代文学精品,以文学力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与坚定信念。截至目前,这一计划征集选题数量逾千件,已推出《白洋淀上》《雪山大地》《热雪》《芬芳》等多部长篇佳作。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承办方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对入选这一计划的作品进行影视改编和孵化,推动该计划成果融合发展。针对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形成重要文化现象、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优秀作品,推动其向影视、戏剧、网络音视频等文艺形态的 IP转化,不断强化文学作品版权的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发利用。同时,通过加强文学与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的交融交汇,推动创作成果充分释放文学潜能和价值,持续提升文学传播的影响力。

      不仅如此,作家出版社还通过国家对外翻译项目及版权代理机构,大力推动创作计划成果“走出去”,实现图书出口,达成版权贸易,利用国外出版机构推出外语版本,用本土语言向当地读者传播中国“山乡巨变”的感人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另外,围绕与创作计划有关的作者、作品和涉及的故事原型等,作家出版社各部门通力合作,不间断推出融媒体创意产品,分时段、跨平台、多圈层、分众化推送,持续为创作计划成果市场影响加热升温,充分挖掘创作计划成果的价值,形成多介质产品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充分释放创作计划的巨大能量,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收获。

      诠释时代精神,实现多元开发,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作品大有可为。(侯伟)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803888-6002 邮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26号